当然了,在场的人基本都是一个鸟样,所以大家自然是不会联想到这方面,反而是纷纷指责起了靖江王府。
如今已经是明朝中期了,勋贵集团早已经是没落,而藩王更是被当成猪一样养着,虽然他们都还保持了往日的荣华富贵,但是政治地位却是几近全无,随便一个进士文官都是敢对着一个藩王破口大骂,而且往往还能够博得一个不畏权贵的美名。
天地良心,如今这个时代,他们文官才是最大的权贵好吧!
那些武将勋贵和藩王们,不过是一群被好吃好喝供养着的猪而已!
谴责了一番靖江王后,大家伙才是回到老议题上,该如何守城?守城时没有银子怎么激励士气?
要知道前几次之所以能够在伪唐贼军的进攻下守住城池,全是靠了高额的金银激励。
为了激励士气,这些官员们可是开出了高额的奖励,杀假贼一人即可领赏十两,杀真贼一人,即可领赏三十两。
而这些都还是小数目,因为他们根本不可能杀伤大量的贼军,他们开出的赏银往往是群发的性质,比如说当贼军来攻的时候,临阵之前就说,打退贼军进攻的话,全体将士直接赏银多少,虽然都是几两银子的奖赏,但是架不住人多啊。
这被围城的这段时间里,暂编第一团进行了三次试探性进攻,前面两次还只是火力侦查性质的进攻,用以寻找守军的薄弱点而已,而第三次的进攻也只是主要为了填平护城河。
但是就是这三次进攻,却已经是让城内的守军耗费了大几千两银子,再加上平日里的吃喝,日常的粮饷,自从贼军杀入桂林后,桂林官府直接支出的战费就已经是达到了一万多两银子了。
而这不仅仅是耗光了城内官仓的储备银子,甚至为此都摊派了两次。
如果让城外的暂编第一团知道城内的守军是靠着大量银子来维持作战的,估计都会频繁发起进攻了。
众人商讨了一番后,想来想去还是只有老办法,向城内进行第三次摊派了,而这一次的摊派也不仅仅是局限在那些大户们,一些中等人家也是需要摊派了。
不过即便如此,他们也不是不可能弄到太多银子的,这都先后摊派两次了,那些大户人家也是有脾气的,一次给,两次给,但是不可能每次都给,即便是给,也不可能和以往给这么多啊。
而结果也的确如此,这第三次摊派的时候,那些大户们一个个都是哭穷,一共竟然只摊派到了两千两银子而已,这点银子够干嘛的,城内几千守军,都不够一人一两银子分发的。
而且按照惯例,这两千银子乃至靖江王府里拿出来的八百多两银子还要进行漂没,至少要扣除其中三成,剩下来的才会发放下去,漂没的这一部分,自然是在座各位高级官员以及众多衙门的官员们的辛苦银子了。
主持守城也是很累很伤神的好吧,而且这漂没也是国朝惯例了,他们甚至因为战事紧张,这才特地直拿了区区三成,要是平常时候,这笔钱经过他们的手,至少得漂没一半,能够给将士们留下一半就不错了。
而这钱到了军中之后,各级将领们按照官阶高地,从中又会扣下一部分,这钱除了装进个人腰包外,其实一部分还需要用来发放给亲兵。
为啥?因为亲兵才是他们的心腹,乃至整支守城明军的核心战力啊!
至于普通士兵乃至青壮,他们能够分剩下的两三成就是很不错了!
而这种事在众人看来也是理所当然的,漂没、克扣这都是多少年的老规矩了,大家对此已经是习以为常并且形成了惯例。
要不然的话,大家怎么维持体面的生活,养活一家老小,在老家购置田地商铺啊,就靠一年不过几十两银子的俸禄,别开玩笑了。
这两千八百两被在座诸人分润了不少,而之前两次摊派募集的银子以及官仓里的好几千两银子,在座诸人自然也是不会少拿的。
这一场围城战还没打完呢,在场诸人的腰包都是鼓了不少!
不提这些银子最后的去向,也不说在座诸人到底分润了多少好处,不过第三次摊派过后,哪怕是加上靖江王府里捐出来的八百两银子,加起来一共也就募集了两千八百两银子,这个数字可是不够用的。
“这银子还是少了,是不是再摊派一些,城内的那些士绅大户们怕是拿不出来了,不过王府那边肯定是有钱的,去多几次,总归是能够拿到银子的,要不然城池一旦破了,他靖江王府里的所有东西还不得都被贼军占去了,更别说银子了!”
“现在去有什么用,他会给吗?”
“等到贼军正式攻城的时候,不怕他不出钱!”
“对,到了那个时候,靖江王定然是不会坐视城破不理的!”
这些桂林府的官员们还不知道,人家靖江王也是打的这个主意,如今这两边的人都指望着对方在关键时刻会拿出钱来挽救危局。
至于现在缺钱少粮,先缺着呗,伪唐贼军的援兵虽然来了,但这还没攻城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