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娘家来信了,方氏在照顾完翡翠生的小外孙百日之后,就将家里的人都接到了京城,刘安因为有养精丹的调养,身体已经好多了,现在也在读书,虽然考中进士的希望不大,但是能中举人,就已经很好了,刘同锁夫妇本来的要求就不高,一直以来,他们的期望就是儿子能长大成人,顺利的娶妻生子就行了。而刘达呢!如今到了儿子家,心里的感触也是很多的,儿子一家受到了嘉奖,儿女都有出息,三个女儿都是嫁了高官,两个成年的儿子都已经是举人,而且颇有才名,刘铜锤夫妇将他们都接过来住,说是要让刘安在这里读书,京城的书院当然是很好的。而刘达他们过来,纯粹就是来享福的,当然了,金氏是没有得到太夫人的身份,被仆人们成为姨奶奶,不过到了京城,吃的好,穿的也好,家里的田地都租给别人种了,他们在京城还是比较滋润的。方氏现在完全掌握了刘家,再加上儿女争气,所以在刘家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这样,方氏对于刘家的人都过来了,也就没有那么排斥了。
刘家的人都搬过来了,家里的田地都租出去了,对于这样的情况,最高兴的当然是同在京城的巧姑了,她在明家待的实在不算是怎么顺心,爷爷奶奶不管事,公公婆婆一些要她拿嫁妆出来贴补家里。巧姑的嫁妆是不少的,珍珠给了两次,布料首饰都非常的值钱,做工精湛,珍珠堂姐给的银子,翡翠堂姐和大伯父家给的银子,再加上爷爷奶奶给的,足有一千两,这还不包括哪些首饰和丝绸锦缎。
对于这些嫁妆,父母和爷爷奶奶都曾经告诫过她,千万不能拿出来贴补娘家,甚至连珍珠堂姐都说过这样的话,巧姑不傻,她这一辈子可能收到的最多的礼物和礼金就是成亲的添妆了,怎么可能拿出去养着婆家的人呢?因此,珍珠将这一千两银子拿出八百两,买了一百亩地,都租出去了,就等着每年收些租金,这已经很好了。
但是自从来了京城之后,她才发现,在她看来很多的钱,到了这里,都不够送礼的。家里现在租房子就已经很困难了,吃饭买菜更成了问题,她已经很久没有做新衣服,没有吃过一顿肉了,家里只有一个小厮当下人,平时的活计都是她来做的,当听说父母都搬家过来之后,跟公婆请了假,到娘家去看看。
周氏一看到憔悴瘦弱不堪的女儿就掉了眼泪,方氏也非常的惊讶,急忙问起来,当听说家里的活都有巧姑一个人做,甚至家里已经很久没有吃肉之后,又是惊讶,又是心疼。明和作为老大留在家里看家,如今能用的媳妇可不就巧姑一个人了吗?
周氏在大嫂这里也不敢说什么,只能偷着摸眼泪,方氏心软,让丫头到到珊瑚那里找两套她不穿的衣裙来,珊瑚的衣服很多,家里的条件好,珍珠逢年过节都送了不少的布料,尤其是给珊瑚的更多,有时候更是直接做了衣服送过来,方氏对于小女儿也非常疼爱,所有珊瑚的衣服很多,之后赶紧让下人准备洗澡水,让人准备饭菜。
等巧姑洗好了早,新的衣服已经送来了,从里到外都有。还有一个包裹,里面放了五件成套的衣裙,还有一个匣子,里面放了两根银鎏金的簪子,一支珊瑚补药,两朵珍珠做的珠花和一对玛瑙镯子,一对绞丝银镯子,还有两副赤金耳坠子。巧姑看了这些东西,眼眶都红了。
等到吃饭的时候,吃的更是多,足足吃了四碗米饭,方氏那里从库房找出四块裁剪衣服剩下的尺头,又给了二十两银子。等巧姑走的时候,又带去了两个三等的丫头,家里的下人都是珍珠送来的,卖身契也都在珍珠手里。不过让她们跟着巧姑走,也没什么,到时候跟珍珠说一声就行了,她们的工作就是帮着巧姑干家务的。当然,不只是带回来了衣服布料和下人,为了巧姑不再吃苦,回去的时候,还带了两只鸡,六斤肉,一些干肠和两大包珊瑚做的点心。
这件事情,方氏让人写信告诉珍珠了,珍珠听说之后,心里也不是滋味,她很清楚在明家的日子是怎样的,就怕自己有心给点银子和东西,以明谦的自尊心,也是不会愿意收的,即使明家的其他人收了,怕是也得不到感激。想到这里,只能跟父母和珊瑚写信,让他们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多送些东西,如今眼看就要过端午节了,珍珠让京郊庄子上的人,给巧姑也准备了一份礼物,有上等的文房四宝,四匹丝绸锦缎,给巧姑一对赤金镯子,还有一些点心和一些茶叶。她这个当堂姐的,能做到的也就是这些了。估计再加上翡翠和刘家送的东西,巧姑的日子估计能好过一点。(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