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91看书网 > 万里河山别样红 > 第九章:明夷不明(二)

第九章:明夷不明(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此番李济深与陈其尤等人一同冒险到西北,除了要商讨双方今后军事方面的合作事宜外,他更想一见提出兰芳复国计划,并一力支持的赵振中。看看这个被陈炯明夸成天下少有奇才的年轻人究竟是何许人物。

一见之下,赵振中那一米八五的魁伟身材和硬朗的外表以及常年决断大事所养成的气质,确实让李济深心折。

兰芳的参谋次长是蔡廷锴,也是32年上海抗战的主要指挥者。蔡廷锴早年也是陈炯明麾下粤军第一师中的基层人员。在福建事变后,于逃亡香港期间被陈炯明等人说服,一起参与兰芳复国。在复国战役中,他与蒋光鼐一起承担了前线大多数指挥任务。复国之后,蒋光鼐出任总参谋长,蔡廷锴则出任参谋次长。

“此番前来,憬然兄曾特意嘱咐我,代他和当年的十九路军将士感谢赵主席的慷慨援助。赵主席的援助使我们降低了不少伤亡,也消灭了更多的日本鬼子。非常感谢”与别个不同,蔡廷锴与赵振中握手之后,首先却是致谢。

赵振中先是一怔,随即恍然抗击外来侵略,是中国人的本分。当年囿于诸多限制,只能为十九路军将士稍尽绵薄之力,与将士们杀敌报国相比,不值一提,当不得谢”

当初一?二八事变前,赵振中曾通过华美公司与正在上海招收长江大水所造成灾民的致公党人合作,在真如火车站附近的库房中存放了大量军需物资,并将其提供给了十九路军。想来是当年负责此事的致公党人伍秉义将过往事情告知了蒋、蔡等人。

兰芳的空军司令是翁照垣,也是一?二八抗战和福建事变中的风云人物,早年同样是陈炯明麾下。只因其曾在29年到法国慕漠尼航空学校学习过两年,又曾先后在上海和长城一线抗击过日军,有对付日军空军的经验,便在34年加入兰芳复国军后,出任为数不多的空军部队司令。

在与赵振中握手时,翁照垣同样感谢赵振中当年为十九路军提供军需物资。自然又是一番客套。

兰芳海军司令是李思华,也是美洲致公党中人。因其最早在美国获得船长资格,并接受过海军学校的培养,且在兰芳复国战役中有不俗表现,也就成了现在的兰芳海军司令。

其后的兰芳工业部司长陈厥福是赵振中所熟悉的。不管是拥有诸多海外产业的华美,还是正蓬勃发展的西北,其工业建设上的成就都是值得兰芳借鉴学习的。此番陈厥福前来就是寻求双方在工业建设上进一步合作的。

此前,陈炯明虽然曾到过西北,不过他与赵振中谈的都是双方事关战略合作的大事,并未就复国军内部主要领导成员的事情多说。这也是赵振中今天相见后感到惊异的一个原因。

当年发动福建事变的主要将领现在竟成了兰芳共和国的复国元勋这不仅令赵振中心中感叹,与赵振中一起接见兰芳来人的周明远同样震惊。赵、周等人来到这个时代后所引起的变化已经越来越大了。

在原本历史上,福建事变是在33年11月20日发动,而陈炯明已在当年9月份因病去世。若陈炯明届时仍活着,发动事变的陈铭枢等人与老上司陈炯明联系也未可知。毕竟,当年陈铭枢因不愿向陈炯明部攻击,而辞职避祸。

相互见过之后,众人的话题自然就集中在眼下平津一带的局势上,还有昨天老蒋发表的庐山谈话上。

“赵主席,贵党8日的声明我们都已知晓。若日军真个全面侵华,平津一带究竟能坚持多久?国内的局势又会怎样?”李济深首先问道。

兰芳此番出动这么多军方要员,最关心的就是中、日战争爆发后的国内形势。

“蔡次长和翁司令都是和日军交过手的,也国内军队的状况。坦白说,全面战争一旦开始,那将是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前所未有的灾难”赵振中斟酌着说道,“当年南方北伐时,日军曾在济南制造过惨案,屠杀济南民众万余人。若举国烽烟,恐怕中华大地会处处如当年的济南那般。甚至可能更甚”

济南惨案的情景,李济深等人是听过的,现在听赵振中以此来形容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的情形,均各心中一沉。

“至于平津,宋哲元不顾日军大举增兵的事实,至今尚在与日本谈判不说,还主动撤离卢沟桥、北平一带防务。真个打起来,肯定是兵败如山倒,估计日军只用一个星期左右就能占领平津”赵振中深深地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平津得手后,日军肯定会沿铁路线向西、向南推进,以图占领黄河以北广大地区。而届时,日军很可能在上海一带开辟第二个战场,以谋求沿长江向内地省份推进。若日军图谋得逞,那最终除了西南、西北之外,大半个中国都将沦落日军之手”

“局势竟会恶劣至此?”李济深不敢置信,皱眉问道。

兰芳众人也悚然动容。大半个中国沦陷,那日军的势焰势必会进一步嚣张,而失去了大半国土以及相应人力、物力的中国,其抵抗力量势必会大打折扣。其后的中国又会支撑到时候?难道中华真个要就此灭亡吗?

“当年长城抗战,日军大致是5万左右兵力,南京当局调集了30万左右的中国军队,可结果却是我们丢了热河,签署了塘沽协定。若日军出动3、4十万兵力入侵华北,其结果又会如何?”周明远接口问道,“当年九?一八之后,日军在东北战事尚未平息时,就发动上海事变。蔡次长、翁司令都是和日军交过手的,应该能对结果有所判断。再说,依老蒋的脾性,若非形势恶劣,他是不会说昨天那番话的。”

到16日的时候,日本已经调动10万陆军开赴中国华北。而在17日东京举行的“五相会议”上,日本近卫内阁又议决动员40万日军奔赴中国。

北宁线上每天都奔驰着开往关内的军列,将满载的日军运往关内。从海道送来的大批日军也由塘沽口紧急登陆,而热河省的日军也经古北口开至北平近郊。

空军方面,日本除了集结在天津东局子飞机场的飞机以外,还在塘沽附近修筑了空军基地,每天派飞机在北平上空和平汉路沿线侦察。

而日陆军参谋本部则制定了《关于华北用兵时的对华战争指导纲要》,规定战争初期“以惩罚并击溃29军”,完全占领华北为目的。再与老蒋的中央军作战,“通过全面战争求得对华问题的彻底解决”。要求日军速战速决,“防止蒋政权西遁,迫其投降”。扩大战争的方法,则由日本“天津驻军在当地递交最后通牒,开始作战行动”。

但就在日军大举增兵的情况下,宋哲元却视而不见,仍在与日军谈判不过,宋哲元魔怔了,老蒋却并未糊涂。根据眼下日本自关外大举增兵华北,特别是从日本本土增兵华北的事实中,老蒋清楚的判明芦沟桥事变的推演,是关系中国国家整个的问题。此事能否结束,就是最后关头的境界。”

就此,老蒋在7月17日于庐山发表了那篇在后世有名的讲话……我们固然是一个弱国,但不能不保持我们民族的生命,不能不负起祖宗先民所遗留给我们历史上的责任,所以到了必不得已时,我们不能不应战。至于战争既开之后,则因为我们是弱国,再投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那时候便只有拚民族的生命,求我们最后的胜利。

……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我们全国抗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蔡廷锴、翁照垣昨天在山南通过林成楼、陈致远等人已经了解了老蒋庐山谈话的内容,国内形势应该会比较险恶,却也没料到竟到了如此地步。皱着眉头沉思了一会儿,相互看看,蔡、翁二人却都是长叹一声。

“若日军真个调集40万大军入侵,凭现在华北和凇沪一带的兵力和部署,很难挡得住日军。”蔡廷锴怅然叹道。

“赵主席,人民军能消灭入侵苏军,又在山南取得了对英作战胜利,难道也无助于中、日战局改变?”翁照垣却不甘心,希望能得到让宽心的答复。

“人民军的训练、装备确实比国内部队要好,也确实有同日军一拼之力。但就现在来说,我们整体上人口不多,兵力不足,又要防备苏联和英国人的反复,还有南京方面的窥测,也无法全力和日军作战。”赵振中有些无奈,“而且,在日军打到我们防区周围之前,估计南京当局治下没有哪个省肯让我军进入其中。”

李、蔡、翁都在国内部队呆过,清楚国内那些地方实力派看重地盘又排外的秉性,赵振中说的是事实,当下也是一阵无言。

“在战争前期,我们能做到的就是顶住日军压力不后退,甚至可能在局部打出反击。但在头两年里,我们主要是进一步积蓄力量,为将来的战略反击作战进行准备。”赵振中解释道,“诸位在山南应该已见到了,那边遭受疫情之后,至今和废墟差不了多少。而西北这边一切才刚刚起步。我们需要。”

“如果我们复国军和贵军协同作战呢?情况是不是会好点?”李济深探问道。

“这不管是对贵军还是我军来说,都不合适。”赵振中摇头说道,“诸位确实和国内渊源不浅,贵我双方关系又一直融洽,但兰芳现在毕竟是个主权独立的国家,而且与南京当局又未建交。在这种情势下,若兰芳复国军进入国内参战,南京当局可能会宣布你们是入侵,而我们西北就成了‘里通外国’。这只会使国内局势变得更恶劣。而且,也会提前引发日军对兰芳的关注,这不利于兰芳正在进行的各项建设。”

李济深是明白老蒋的执拗脾性的。当初二次北伐后,对于国民党内部不同派系之间的意见纷争,老蒋为了巩固自身所谓“正统”,不惜以武力手段来解决内部问题,先后掀起了蒋桂、蒋冯,以及中原大战。现在西北前后两次收复失地,占据大义且赢得了民意,加上实力强劲,这才令南京无可奈何。但若西北同陈炯明、李济深这一干“叛逆”联合上了,哪怕是为了对日作战且于国于民有利,可只要是威胁到老蒋的地位,他也决不会放过攻讦并借以扩大事端的机会。

“若是复国军以志愿军的名义参战呢?”端坐着的陈其尤插话道,“就象现在西班牙内战中那样。”

蔡廷锴、翁照垣都是眼睛一亮,而李济深更是拍案赞道定思这个主意好”

“贵军想回国抗日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我还是不赞成贵军现在回国参战。”见李济深等人面有疑惑,赵振中又接着说道,“一是贵军适应热带环境作战后,再回国内参战,很多人在适应上会出问题,也不利于贵军战力的发挥;二是兰芳的人口总数和军队数量,决定了贵军在国内无法承受太大损失,否则会对兰芳的国防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三是兰芳很可能在几年后也要面对来自日军的攻击,现在贵军更应该加紧备战而不是贸然参战。”

若非赵振中和兰芳关系不潜,此番又确实是在为兰芳考虑,李济深等人简直要怀疑他连番推拒兰芳复国军回国参战、削减抗日力量的居心了。

“可是,如果我们兰芳坐视国内战事不理的话,恐怕会人心涣散的。”陈厥福苦笑道,“不说原本来自美洲、南洋等地的华侨心系故国,就是我们正接手的华美产业中那些来自内地的工人,也决不会无视家乡父老被日军侵凌。若我们政府不处理好参战与否的问题,现在一千多万人口究竟还会有多少归心的可就不好说了。”

若兰芳三代之后的华侨复国,那对大陆故国的感情会淡漠一些,可陈炯明所领导复国的华人中有一多半是来自大陆的灾民,是一代移民。这多半一代移民中,不乏有甚至父老还在大陆的,眼见日军大举侵华,他们要能坐视不理那才是怪事了。

“对济民兄所说的这个问题,我也没有好办法。最好是趁国内大战尚未进入激烈阶段前,将兰芳民众在国内的家眷迁移到兰芳。若是不嫌弃西北偏僻,又能遵守西北法规,那迁到这边也可以。”对陈厥福所说的问题,赵振中也是一阵头疼,沉吟片刻后,却也只想出如此办法。

是 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